表面活性剂的常见作用有哪些?

 

润湿作用

当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原来的固/气、液/气界面消失而形成了新的固/液界面,这一过程称为润湿。如纺织纤维是一种多孔性物质,有着巨大的表面,当溶液沿着纤维铺展时,会进入纤维间的空隙,并将空气驱赶出去,把原来的空气/纤维界面变成液体/纤维界面,就是一个典型的润湿过程;而溶液同时会进入纤维内部,这一过程则称为渗透。帮助润湿和渗透作用发生的表面活性剂称为润湿剂和渗透剂。

乳化作用

由于油脂在水中表面张力大,当水中滴入油脂后,用力搅拌,油脂被粉碎成细珠状,互相混合成乳浊液,但搅拌停止又重新分层。如果加入表面活性剂,用力搅拌,停止后很长时间内却不易分层,这就是乳化作用。其原因是油脂的疏水性被活性剂的亲水基团所包围,构成定向的吸引力,降低了油在水中分散所需要的功,使油脂得到很好的乳化。

洗涤去污作用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使得从固体表面脱离下来的油脂污垢颗粒能被稳定地乳化分散在水溶液中,并且不再沉积到被洗净的表面形成再污染。

悬浮分散作用

不溶性固体以极小微粒分散到溶液中形成悬浮液的过程叫分散。有增进固体分散并形成稳定悬浮液作用的该表面活性剂称为分散剂。实际上,半固体态油脂在溶液中乳化分散时很难区分某一过程是乳化还是分散,而且乳化剂和分散剂通常是同一种物质,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把两者放在一起统为乳化分散剂。

增溶作用

增溶作用是指表面活性剂有增加难溶性或不溶性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作用,例如苯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9%(体积分数),若加入表面活性剂(如油酸钠),苯的溶解度即可增加到10%。

增溶作用是与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的胶束分不开的。胶束即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碳氢链因疏水作用而在水溶液中相互靠拢所形成的胶团。胶束内部实际上是液态的碳氢化合物,因此苯、矿物油等不溶于水的非极性有机溶质较易溶解在胶束内。增溶现象是胶束对亲油物质的溶解过程,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特别作用,因此只有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时,即溶液中有较多的大粒胶束时才有增溶作用,而且胶束体积越大,增溶量越大。

增溶与乳化不同,乳化是一种液相分散到水(或另一液相)中得到的不连续、不稳定的多相体系,而增溶得到的是增溶液与被增溶物处于同一相中的单相均匀稳定体系。有时同一种表面活性剂既有乳化作用又有增溶作用,但只有当它的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时,才有增溶作用。

柔软平滑

当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织物表面定向排列时,可使织物的相对静摩擦系数降低。如直链烷基的多元醇聚氧乙烯醚、直链烷基脂肪酸的聚氧乙烯醚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多种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均有降低织物静摩擦系数的作用,所以可用作织物柔软剂。而带有支链的烷基或芳香基的表面活性剂不能在织物表面形成整齐的定向排列,所以不适合用作柔软剂。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及部分图片为转载,仅为交流学习,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或者不愿意转载,请留言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首页    资讯中心    行业新闻    工业清洗行业    表面活性剂的常见作用有哪些?
创建时间:2021-12-24 09:41